时间:2023-05-24 20:06:19 | 浏览:118
文/巧星
在海底捞火锅智慧餐厅,你会看到忙得团团转的机械臂和传菜机器人,顾客在智能点餐系统上下单,机械臂和传菜机器人就会着手备菜、传菜、上菜,服务人员则有更多时间专心应答顾客的各种询问。这种新模式,也为海底捞家喻户晓的贴心服务增添了一抹“智慧”色彩。
智慧餐厅是海底捞数字化转型发展的一块试验田。建成智慧餐厅需要做到前中后台一体化、线下线上一体化、智能无人化后厨和数字化运营。这是海底捞数字化多年积累的结果,也是海底捞数字化转型路上的一块里程碑。当然,它折射出的是我国餐饮业发展的一种新趋势。
海底捞火锅智慧餐厅
今天,我国餐饮业基本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业态多样化、经营模式连锁化、行业发展产业化的局面,行业发展势头强劲。而在数字化浪潮的影响之下,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意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智慧餐饮价值凸显。其中,海底捞作为行业翘楚,在数字化之路上已经走了十多年,并正在向更深层次迈进。
数字海底捞
餐饮企业有着复杂的业务场景,要实现全面数字化转型,不但要解决资金,技术、人才等共性问题,还要根据自身发展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数字化改革。海底捞深知任务的艰巨性,于是在2011年就开启了数字化转型。率先采用智能排班系统、SaaS系统,门店也用平板电脑点菜;此后,海底捞不断拓展数字化覆盖范围,陆续采用了点餐收银、排号订餐系统、会员管理系统、产品平台管理系统。
2016年,在后台系统“上云”后,海底捞搭建了业务中台,并启用中台统一管理数字化模块。随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海底捞在内部沟通协作效率、会员运营、连锁化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体系建设等方面陆续进行数字化转型,以满足不断升级的业务需求。
“在过去,数字化可能是一个‘重要非紧急事件’,那么现在它变得又紧急又重要,很大程度上关乎企业的生存。”海底捞CEO杨利娟表示,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关键要想清楚在推动数字化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先从哪些方向发力,什么样的数字化程度才最匹配企业当前的发展阶段。
如今,海底捞已经建成了相对成熟的数字化体系,并逐步推动实现数字化精细管理。但正如杨利娟所言,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需适配的数字化程度也不尽相同,新的消费趋势对其数字化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构建全新的线上智能服务后,数据井喷对数据库扩展性、服务连续性、响应时长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使得底层数据库的升级已经势在必行。
升级“云上捞”
2020年,海底捞全面实现“云上捞”,前端到后端所有核心业务系统全部上云,全面推进企业数字化进程。然而没多久,“云上捞”就受到了流量洪峰的考验。
每年七夕、双旦,都是海底捞最繁忙的时候。节日期间,不断涌入的顾客、高频的点餐需求,大量的菜品选配……各个环节产生的数据如潮水般涌来,极大地增加了数据库的运行负荷。尤其是作为顾客进店的第一站,海底捞原有的会员排队取号系统就面临非常大的挑战,一旦出现故障将会严重影响门店会员的就餐体验。
这种潜在风险的问题根源在于数据库。海底捞原有数据库方案采用传统分库分表架构,由于在扩展性和稳定性上的局限,难以应对数据井喷情况。向来注重用户服务体验的海底捞决心尝试分布式数据库的转型,经过多轮分布式数据库的选型,最终选择了OceanBase数据库,以增强数字系统的稳定性和服务的连续性。
OceanBase是完全自主研发的原生分布式数据库。它具有优越的扩展性、高可用、高性能和低成本等特性,可以按需水平扩展,能够彻底解决海底捞对数据库扩展性、服务连续性的核心诉求。数据洪峰带来的压力也就迎刃而解。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每一位会员在打开海底捞APP时,看到的都是定制化内容,菜品推荐、促销信息、达人分享等内容都贴合个人兴趣,真正让顾客感觉海底捞的服务熟稔得像老朋友一般。而这背后也是数据库强大的实时分析能力在进行支撑,OceanBase一份数据既能做事务处理又能进行实时分析,通过混合负载能力助力业务拓展更多可能性。
稳定可靠的数据底座让海底捞变身“云上捞”的成效更加显著,也为其未来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数字化基础。借助会员数字化运营,海底捞做到了“持续为用户提供价值”和“提供差异化的增值服务”,形成了良性的可持续互动机制,会员数量得以快速提升,现已从2021年6月的8500万增长为1亿多,会员消费金额也占到总营业额的八成以上,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企业数字壁垒
海底捞采用分布式数据库后,存储设备支出和运维费用也相应下降,数据库总拥有成本下降35%,在线事务和在线分析的混合负载能力则提升30%,以数字化技术实现了降本增效,大大增强了企业的数字竞争力。
“OceanBase的弹性扩缩容能力,既可以在峰值期间提供顶配算力,也可以在低谷期间提供基础算力,最大程度减少资源浪费。”正如海底捞项目OceanBase架构师王金杰所说,当海底捞的客流高峰过后,存储和算力会自动“收缩”,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同时进一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降本解决生存问题,增效解决发展问题。如今,OceanBase除了在海底捞等头部餐饮企业部署应用,其业务也已延伸至政务、运营商、人社、交通、能源等多个重要产业。今年8月OceanBase 4.0推出,它既可以像单机数据库一样使用,又拥有分布式数据库无限水平扩展的能力,其在小型化、性价比、易用性、性能等方面进一步提升。OceanBase CEO杨冰表示,“这将进一步降低数据库的使用门槛,支持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规模的企业都能使用优质的数据库服务,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文/巧星在海底捞火锅智慧餐厅,你会看到忙得团团转的机械臂和传菜机器人,顾客在智能点餐系统上下单,机械臂和传菜机器人就会着手备菜、传菜、上菜,服务人员则有更多时间专心应答顾客的各种询问。这种新模式,也为海底捞家喻户晓的贴心服务增添了一抹“智慧
5月14日,一起女子在海底捞门店拍摄暴露的视频和照片的事件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质疑。该事件据称发生在泰国的一家海底捞门店。据网传视频显示,一名女子坐在海底捞门店的餐位前,脱去外套后开始拍摄视频,并摆出了各种姿势。女子的着装被许多网友质疑为
据经济观察报援引“老板联播”报道,4月29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发文称,当天凌晨4点半,他前往南京海底捞某门店吃饭,结果因为夜宿大学生太多需要排很久的队,和店里理论很久,也没吃上。该网友表示,大学生都在里面睡觉,导致自己排号要排很久。“出来玩
中新网8月15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8月14日晚,海底捞发布盈利预警,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预计不低于人民币16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最高下滑17%,2021年同期收入约为人民币201亿元。海底捞公告截图。 海底捞称,主
3月14日,针对网传海底捞禁止单点清水锅的消息,向海底捞客服进行求证。海底捞客服称,目前确实不能单点清水锅,至少要点一个口味的锅底。(中证报)来源: 界面新闻
想要自带食材去海底捞食用的顾客,今后没希望了。曾经它是你自带螃蟹去吃火锅,都会帮忙处理的海底捞,如今,它变了。“出于食材管理和用餐安全谢绝自带食材”近日,有不少网友反映,海底捞不让自带食物了。2月23日下午,海底捞客服称,店铺可以自带酒水、
说到海底捞,除了无微不至的服务,很多网友念念不忘的,可能就是番茄牛肉粒汤。小料里的五香牛肉粒+芹菜+香菜,最后再浇上一大勺番茄汤,可以说是一绝。然而,最近海底捞小料台上的牛肉粒消失了。变成收费菜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叫做“味伴侣”的大豆制品.
昔日4500亿的 “火锅第一股”,真的不香了?顶着“火锅第一股”光环的海底捞,正在遭遇“水逆期”。自今年2月18日以来,海底捞的股价上演雪崩式下跌,截至6月24日收盘,海底捞股价仅剩36.9港元,累计跌幅超57%,总市值已蒸发2589亿港元
昨天,一网友发文称去南京凯瑟琳广场吃海底捞,结果因为海底捞“睡满”大学生而无法用餐。评论区网友表示:大学生是当代乞丐,能蹭则蹭,能省则省,能白嫖就白嫖。据了解,这家海底捞平时也没有大学生留宿。因为是五一又加上前一天是演唱会,所以留宿的大学生
点赞了的2022发财,关注的年年发大财!本文是《价值事务所》的原创文章,第1046篇。文章仅记录《价值事务所》思想,不构成投资建议,作者没有群、不收费荐股、不代客理财。都知道医疗是极好的赛道,各种10倍股,100倍股,但也是公认的复杂难学。
昨日,#女孩海底捞吃火锅意外身亡#词条冲上热搜。内容为福建莆田一女子在城厢区万达广场海底捞吃火锅时,突发意外,现场抢救无效身亡。网传视频显示,工作人员正在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施救。网传一份海底捞内部通知显示,因女子身亡店铺停业整顿,并与死者
资料图 汪乃馨/摄关店“风波”给海底捞带来的影响还在继续。8月14日晚间,海底捞披露上半年财务数据,净亏损预计为2.25亿-2.97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还是9650万元。这也与海底捞叫停快速扩张计划,并为“及时止损”而制定的“啄木鸟计划”大
来源:齐鲁晚报4月15日,“17元吃海底捞”登上热搜, 引发热议。 事情源于前段时间某社区网站, 有人称自己花17元 吃了一顿海底捞,其晒出的账单显示, 点了四份清水锅0元,一份捞派捞面7元, 一份自选小料10元,合计17元。 “17元吃海
5月19日,据九派新闻视频报道,近日,在浙江杭州,网传海底捞火锅天虹购物中心店两名一起吃饭的女顾客起冲突,引发关注。视频画面显示,二人坐在同一桌吃饭,突然用酒瓶互抡,甚至把杯子丢到了隔壁桌。同桌人疑似正在劝架,周边顾客纷纷躲避,地上一片狼藉
5月19日,据九派新闻视频报道,近日,在浙江杭州,网传海底捞火锅天虹购物中心店两名一起吃饭的女顾客起冲突,引发关注。视频画面显示,二人坐在同一桌吃饭,突然用酒瓶互抡,甚至把杯子丢到了隔壁桌。同桌人疑似正在劝架,周边顾客纷纷躲避,地上一片狼藉